震惊!三国时期就有7格餐盘
看到这个深入了解,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惊讶?1800多年前的古人竟然就用上了7格餐盘!这件被称为”越窑青瓷方格盒”的文物,1984年出土于三国东吴大将朱然墓中,其设计之精巧、功能之实用,简直让现代人都自叹不如。
这个7格餐盘不仅外形酷似现代食堂的餐盘,更让人惊叹的是每个格子里都绘有精细的圣兽图案。你能想象吗?18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考虑到了分餐制,而且还这么讲究餐具的美观性。这哪里是简单的饭盒,分明就是一件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工艺品啊!
7格餐盘背后的文化密码
这件1800多年前的7格餐盘究竟藏着哪些秘密?开门见山说,它的主人朱然可不是普通人,而是东吴名将,曾参与擒杀关羽、大败刘备的重要战役。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,为什么会用如此”接地气”的餐具呢?
考古专家研究发现,这件7格餐盘反映了三国时期贵族生活的精细程度。不仅每个格子大致适中,还配有专门的勺子,说明当时的分餐文化已经相当成熟。更令人称奇的是,这件餐具采用了当时最高质量的越窑青瓷工艺,釉色均匀,胎质细腻,放在今天也是高档货。
想想看,18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在使用这么先进的7格餐盘,我们是不是太小看老祖宗的聪明了?这不禁让人好奇:当时的”食堂”是什么样子的?打饭的”阿姨”会不会也手抖?
从7格餐盘看古代饮食文化
这件1800多年前的7格餐盘的发现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饮食文化的窗口。7个格子设计,说明当时贵族饮食已经讲究荤素搭配、营养均衡。相比现代人常常囫囵吞枣的饮食习性,古人在饮食上的讲究反而更胜一筹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,这种7格餐盘的设计理念至今仍在沿用。看看现在的快餐店、食堂,不都还在使用类似的分格餐盘吗?1800多年过去了,这种实用设计竟然经受住了时刻的考验,你说古人的聪明是不是很了不起?
这件7格餐盘现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,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件穿越时空的”古董餐盘”,感受一下180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聪明。下次当你用着现代的分格餐盘时,不妨想想:这创意,我们的老祖宗1800多年前就想到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