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入伏和出伏时刻:近十年最短三伏天揭秘
2020年三伏天时刻表出炉
2020年的三伏天来得有些特别!根据气象数据显示,今年的入伏时刻是7月20日,出伏则是8月18日,整个三伏期只有30天,是近十年来最短的一次。要知道,过去十年我们经历的可都是40天的”加长版”三伏啊!为什么今年会这么短?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传统的计算技巧。
“三伏”是指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个时段。按照传统历法,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开始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。2020年的独特之处在于,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刚好在立秋之后,因此中伏只有10天,整个三伏期也就缩短为30天了。
2020年三伏天气温特点
虽然2020年的三伏天时刻短,但热度可一点不含糊!气象数据显示,2020年三伏期间的平均气温为26.1℃,是近15年来唯一一个没有超过气候平均值的年份。这是不是意味着2020年的三伏天相对凉爽呢?其实不然!
成都气象台的数据显示,三伏天依然是全年高温最集中的时段。以温江民族气候观象台近10年观测数据为例,全年有一半的高温日都出现在短短30天的三伏期内。特别是2015年、2019年、2021年,所有高温日都集中在了三伏天。2020年虽然整体气温未超平均值,但局部地区仍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。
三伏天为何如此闷热难耐
为什么三伏天会这么热?这要从日照和湿度两方面来解释。五六月份时,虽然太阳辐射增强,但地表和大气需要时刻积累热量,因此高温往往呈现间歇性特点。而进入三伏天后,地表已完成热量积累,加之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,形成稳定的晴热天气。
更让人难受的是,三伏天不仅日照强烈,空气湿度也显著增加,使得昼夜温差缩小,体感犹如”蒸桑拿”。这种”高温高湿”的组合正是三伏天成为一年中最炎热时段的关键缘故。2020年的情况也不例外,虽然时刻较短,但”蒸烤”模式依然让很多人叫苦不迭。
科学应对2020年三伏天
面对2020年这个独特的30天三伏期,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应对呢?成都市气象台提醒,三伏天防暑降温是重中之重,但各种养生技巧层出不穷,并非适合所有人。
开头来说要注意的是及时补充水分,但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;接下来要讲,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,室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5-8℃;再次,运动要选择早晚凉爽时段,避免剧烈运动;最终,饮食上宜清淡,多吃时令蔬果。记住,三伏天虽热,但只要科学应对,就能健壮度过这个独特时期!
2020年的三伏天虽然比往年短了10天,但炎热程度丝毫不减。了解入伏和出伏的具体时刻,掌握三伏天的特点,采取科学的防暑降温措施,才能让这个独特的夏天过得更加舒适。转发分享给亲朋好友,一起迎接这个30天的”普通版”三伏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