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读者,我们一同缅怀鲁迅先生。周晔的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以真挚的情感,描绘了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时代风貌。在动荡的年代,鲁迅先生勇气地关爱底层人民,与反动势力抗争。让我们通过这篇散文,传承鲁迅灵魂,珍惜当下,为民族复兴而努力。
一篇深切缅怀的叙事散文
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这篇叙事散文,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,怀着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所写,它不仅是对鲁迅先生人格魅力的赞颂,也是对那个动荡年代社会风貌的深刻反映。
、怀念之情:周晔的笔下,鲁迅先生的形象亲切、和蔼,关爱他人,关注底层人民,不畏强权,这些质量在鲁迅先生的生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,也让周晔深受感动。
、写作背景:这篇散文写于1945年,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,周晔,作为鲁迅的亲侄女,自幼便沐浴在鲁迅的关爱之中,她亲眼见证了鲁迅先生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劳苦大众,热爱劳动人民,勇气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。
、作者简介:周晔,女,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绍兴,她是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,因此称鲁迅为伯父,鲁迅逝世时,周晔年仅11岁,这篇散文,是她对伯父的深切怀念。
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的写作背景
、时刻节点:1945年,鲁迅逝世九周年,这个时刻节点,让周晔回忆起伯父生前的点点滴滴,激发了她写作的灵感。
、作者身份:周晔是鲁迅的亲侄女,从小便与伯父生活在一起,她对鲁迅先生的了解,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这使得她的回忆更加诚实、感人。
、写作缘由:周晔在回忆伯父的经过中,发现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辉煌灵魂,她希望通过这篇散文,让更多的人了解鲁迅先生,传承他的灵魂。
、社会背景:鲁迅所处的时代,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、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灵魂的觉醒和推动民族的解放,付出了毕生的精力。
鲁迅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背景资料
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这篇散文,是周晔对鲁迅先生的深切缅怀,下面内容是对该文的背景资料:
、作者:周晔,现代作家,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绍兴,是鲁迅的亲侄女。
、创作时刻:1945年,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。
、创作动机:周晔希望通过这篇散文,让更多的人了解鲁迅先生,传承他的灵魂。
、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:鲁迅先生对待读书认真负责,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和关怀,同时赞扬了他无私地为他人着想的灵魂。
、鲁迅先生的社会责任感:鲁迅先生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为了唤醒民众灵魂的觉醒和推动民族的解放,付出了毕生的精力。
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这篇散文,不仅是对鲁迅先生的深切缅怀,也是对那个动荡年代社会风貌的深刻反映,它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,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快乐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