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小学语文研修心得:在教研中成长,在实践中提升

小学语文研修心得:在教研中成长,在操作中提升

感悟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

参加这次小学语文研修活动,我深刻体会到”教而不研则浅,研而不教则空”的道理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,我们常常忙于日常教学,却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思索:怎样才能让识字教学更有趣?怎样进步课堂效率?这次研修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反思和提升的机会。看到新皂小学两位老师的示范课,以及省级特级教师黎琼的专业指导,我收获颇丰,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
识字教学的创新技巧

研修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涂馨月老师执教的《拍手歌》一课。她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成了充满韵律的游戏,孩子们在拍手朗读中天然掌握了生字。这让我思索:为什么我们平时总觉得识字教学难?或许正是由于缺少了这样的创意和趣味性。涂老师运用图片法、部件法、组合法讲解难点字,还设计了猜字谜、闯关活动,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比单纯的抄写记忆有效得多吗?

吴秋老师的《树之歌》同样给了我很大启发。她通过”我为树木挂名牌”的互动环节,让学生在游戏中记住了带”木字旁”的生字。这种归类识字的技巧,不仅进步了效率,还帮助学生领会了汉字构字规律。作为语文老师,我们是否也应该多设计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呢?

专业指导带来的启示

黎琼老师的点评和建议更是让我茅塞顿开。她提出的五点建议中,我特别认同”教语文不能只是教语文,是教语文能力”这一见解。我们常常只关注聪明点的传授,却忽略了语文能力的培养。黎老师还强调要”树立师主导、生主体的觉悟”,这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:是不是讲得太多,给学生思索和展示的机会太少?

关于预习职业前置的建议也非常实用。面对二三年级识字量增大的挑战,怎样平衡教学进度和质量?黎老师的解决方案是让学生课前自主解决简单生字,课堂集中攻克难点。这种技巧既培养了学生自主进修力,又进步了课堂效率,值得我们借鉴。

将研修成果转化为教学操作

这次小学语文研修心得最宝贵的部分,是怎样将学说转化为操作。黎琼老师提到”备课时心中有类学生的觉悟”,这提醒我们要因材施教。每个班级、每个学生都不同,教学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差异。我规划在今后的备课中,针对不同进修水平的学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。

另一个要操作的要点是”将背诵自我监测权交给学生”。我们总是不放心学生,事事亲力亲为,结局反而限制了他们的进步。让学生成为老师的”小助手”,不仅能减轻教师负担,更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进修力。

持续进修,不断成长

撰写这篇小学语文研修心得,既是对本次进修的划重点,也是对未来教学的规划。正如活动中所说:”进修是最美的遇见,成长是最美的风景。”作为语文教师,我们需要保持开放进修的心态,积极参与教研活动,与同行交流经验,向专家请教。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,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生动高效,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。

这次研修虽然结束了,但我们的教学探索之路还很长。我会将所学所悟应用到日常教学中,并继续寻找更多提升教学水平的机会。相信通过这样的持续进修和操作,我们都能成为更杰出的小学语文教师。